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致辞全文
发布日期:2021-09-09 16:02:29      浏览次数:
9月5日,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承办。中外政府部门官员、驻华使节、工程院院士、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在开幕式上致辞

 

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陈竺副委员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三百余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出席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的指引下,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五通落到实处,为国际合作打造了新的平台,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疫情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有关国家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一带一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
当前,疫情防控是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在互联互通时代,任何国家的疫情都可能波及甚至影响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全球免疫才能确保各国保持开放,最终实现经济复苏。在此背景下,我们共同举办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探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打造健康丝路,是中华传统医药造福各国人民,可谓恰逢其时。参加本次论坛的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今天将围绕中西医协调发展、深化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等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献计献策。
中国传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担负着除病济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相较西学以局部为着眼点进行辩病论治的还原论研究方法,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以整体为着眼点,采用综合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与西医药共同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八版诊疗方案,成功推出三药三方等一批有效中药。实践证明,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能够有效促进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发挥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给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际合作带来巨大挑战。中国愿同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加强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交流互鉴,推动中医药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国际公共产品,让中医药惠及世界,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福祉。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友谊与互信,促进民相亲、心相通。同时本会还受中国政府的委托,审批和管理国际友好城市。到目前为止,我们与世界上一百五十八个国家签订了两千八百多对友好城市。因此,我们愿积极发挥民间外交和城市外交的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一道,弘扬丝路精神,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增添动力,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坚持“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认证体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保护全球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