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飞进致辞全文
发布日期:2021-09-09 16:10:33 浏览次数: 次
9月5日,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承办。中外政府部门官员、驻华使节、工程院院士、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陈竺副委员长,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首先我代表北京市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论坛在服贸会期间举办,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以“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为促进全球卫生健康领域合作献计献策,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近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果。
一是政策贯通、加强保障。充分利用现有政府间合作机制,为中医药对外合作提供政策支持。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推动本市中医药相关机构和企业与国外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今年5月1日,修订后的《北京市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提出支持中医药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对外合作。此外,北京市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发展战略、政策动态和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是资源互通、深化合作。北京市支持优秀中医药机构在海外合作建设中医药中心,结合不同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等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2016年启动的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和庞培法库拉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医学硕士班课程作为第一个获得欧洲国家认可的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创了国际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至今已有三届学生毕业。北京市还积极利用友好城市活动等推介中医药,与新加坡、日本、希腊、巴西等多个国家开展了不同层次和内容的传统医药合作。
三是贸易畅通、助力抗疫。支持同仁堂等有实力的中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构建跨国营销网络,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业态,上线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为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在京外籍人士提供方案和产品服务,并组织中医药专家与海外学者开展防疫经验学术交流、为全球抗疫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民心相通、丰富交流。自2012年首届服贸会以来,中医药服务贸易板块作为历届会议的重点推介板块,已经成为对外展示中华传统文明和特色文化的窗口,参展人次和交易额逐年上升,同时还借助服贸会这个契机同步举办海外华人华侨中医药大会,本届大会已于9月3日在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上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市积极利用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平台,举办各类中医药展览展示及体验活动,显著提升了中医药的海外影响力、吸引力。
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发展新阶段,北京市将在中医药领域更加注重传承创新、继往开来,具体来说,我们将充分发挥首都国际交往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打造北京品牌,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常态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首都医疗卫生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机制,提升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水平,让中医药阔步走向世界。
在三天前举办的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国技术发展成果。北京市将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医疗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能级,以更高的水平开放、引领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医药的传承弘扬,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中医药建设,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全球人类健康事业。
最后,预祝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飞进在开幕式上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