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伟演讲全文
发布日期:2021-09-13 14:29:29      浏览次数:
9月5日,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承办。中外政府部门官员、驻华使节、工程院院士、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伟论坛上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陈竺副委员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首先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对吉林振兴、关心、支持的各界朋友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怎么看中医药、怎么定位中医药、怎么发展中医药等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吉林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截至“十三五”末,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规模达到1350亿元,预计“十四五”将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8%,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众预防、医疗救治、患者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发病率、转症率、病亡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吉林省中医药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有丰富的药用资源。长白山是世界生物资源宝库和中国三大中药材金库之一,全省共有药用生物2790种,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药材品种中,吉林有137种,占37.7%,吉林的人参产量占全国的60%,占世界的40%左右。
二是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吉林省有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20个学科齐全的医药科研机构,有院士、海外专家等医药领军人才100人,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7个,省级科研创新中心56个,院士工作站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4个。
三是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吉林有中药企业410家,中药引片企业141家,中药企业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产值比重连续十年在全国排在首位,中药批准文号7373个,居全国前列。
四是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吉林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地缘优势。吉林中药材在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中成药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四五”时期,吉林省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开放包容,不断完善政策机制,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推动吉林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
一是要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科学布局一批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大力开展防治重大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科研攻关,持续加大中药新药创制和中医器械、中药制药设备的研发力度。
二是要更加突出产业升级。充分释放吉林中药资源的优势,努力做强做大现代中医药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林业、食品、康养、旅游以及商贸和流通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中医药产业体系。围绕人参、鹿茸等药材品种优势,加强北药资源全链条开发,着力培育驰名中外的吉药品牌。
三是要更加突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精心打造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注重师承教育向中医经典金方传承,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支持名老中医收徒授业,培养更多的吉林高手、吉林妙手。
四是要更加突出开放合作。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涉外中医医疗服务,扩大海外中医药服务市场,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行动,推动吉林中医药产品、技术加快走出去,让世界更多国家、更多人群享受中医医药和医疗的服务,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吉林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吉林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无限、机遇无限,诚挚地邀请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朋友到吉林考察指导、投资兴业,我们真诚地期待与您携手共享共赢,共同开创新时代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