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耀:中医药是新加坡医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日期:2019-12-23 14:30:55      浏览次数:

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致辞
 
        我很高兴出席今天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此,感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新加坡在中医药方面的发展,以及新加坡与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
        像大多数政府一样,新加坡非常重视为我国人民提供良好和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许多国际研究表明,新加坡的医疗保健系统是全球最好的医疗保健系统之一。同时,它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医疗保健系统之一,保健成果的交付成本相对较低。新加坡的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5%,相比之下,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 10-12%。尽管如此,这方面的支出预计会增加。像中国一样,新加坡也存在人口老龄化。到 2030 年,超过五分之一的新加坡人口将超过 65 岁,大约四分之一的 40 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我们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将显著增加,因此,新加坡一直在探索多种方式来缓解这一压力。
        中医药的原理及其疾病预防和患者护理的方式可以为我们医疗保健系统中流行的传统西医和医疗实践提供补充。中医药在新加坡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于 19 世纪通过中国移民涌入而被引入新加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药已经成为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和健康文化中一个被接受和尊重的组成部分。
        新加坡鼓励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在公立医院,针灸可以用于疼痛管理和中风康复等特殊领域的治疗。新加坡中医药研究虽然刚刚起步, 但正在不断发展中。5 年前,我们设立了一项中医药研究基金,用于临床研究,这个共拨款 4400 万元人民币(800 万新元)的基金旨在帮助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经过临床验证且性价比合理的中医治疗。
        新加坡和中国有着实质性的、多方面的良好关系。明年我们将纪念两国建交30 周年,尽管我们友谊的历史远远超过 30 年。合作已经从牢固的经贸联系扩展到可持续发展、金融和创新等其他领域。两国关系的一个特点是根据各自发展需要来相互交流经验。新加坡不仅在中医药领域与中国密切合作,还向中国汲取了许多专业知识。过去 20 年中,新加坡卫生部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的教育、培训、研究和标准方面开展了许多合作。我们还成立了中新中医药合作委员会,双方官员通过这一机制定期会晤。
        随着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以及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的升高,新加坡意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中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在新中两国签署的一个谅解备忘录的框架内,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中医专家去新加坡,为每年一次的新加坡中医师注册资格考试和两年一次的新加坡针灸师注册资格考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新加坡也为来自中国的 200 多个中医院管理人员提供了 15 个医疗管理培训项目。鉴于两国慢性病的不断增多,新加坡和中国也在糖尿病、高血压等领域开展了中医临床研究方面的合作。
        我们希望延年益寿,更希望长乐永康。健全的医疗体系和健康的个体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医可以通过提供互补的医疗方法,促进医疗保健质量的提升。而中医药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不仅能为中医实践和知识的发展提供平台,也能促进国家间的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