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
发布日期:2021-09-09 11:50:26      浏览次数:

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主题是“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承办。中外政府部门官员、驻华使节、工程院院士、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认为,中国有许多历史宝藏,中医药是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如此。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已经被证明在治疗很多传染病和慢性病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外交部前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李肇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杜飞进,韩国国会科学技术信息广播通信委员长李元旭,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查棱猜等中外领导嘉宾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感谢韩国国会科学技术信息广播通信委员长李元旭(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慎峰会长代读)、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办苏沛、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孟加拉驻华大使马赫布·扎曼、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查棱猜、柬埔寨卫生部部长蒙文兴等领导嘉宾发表的精彩致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慎峰主持开幕式。此外,特别感谢匈牙利国家人力资源部卡斯勒·米克洛斯部长为论坛送达的致辞与祝贺!

高燕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国际名片和健康使者,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中国贸促会将进一步发挥连接政企、衔接内外、对接供需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载体、拓展平台,加强政策宣介和建言献策,办好论坛。强化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李希奎表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愿积极发挥民间外交和城市外交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一道,弘扬丝路精神,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动力,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杜飞进表示,北京市将围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医疗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能级,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首善之区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中医药建设,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全球人类健康。

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表示,几千年来,中国和周边地区的人民从中医中受益颇多,如今中医的这些益处也惠及全球人民。中医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医药中,其重要性也日益得到认可。

在“坚持中西医并重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主题演讲中,黑龙江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永康表示,期待与国内外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提升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提供最优质的中医药的服务,努力把黑龙江打造成为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展示中医药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为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黑龙江的力量。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办苏沛表示,传统医学的实践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可以为实现健康生活作出重要贡献。世卫组织支持会员国利用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对健康和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的潜在贡献。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中医药国际合作”主题演讲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俊华认为,当前,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广西将牢牢把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独特的优势,深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特色鲜明、面向全国、辐射东盟、服务“一带一路”的医药高地。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认为,中国有许多历史宝藏,中医药是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如此。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已经被证明在治疗很多传染病和慢性病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提出,将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打造引领粤港澳、辐射东南亚和葡语系国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医药领域合作,持续扩大中医药的全球声音,为深度参与中医药文化全球传播贡献力量。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提出,中医药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粤港澳中医药高地建设把助力“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化高地作为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将在国家支持下,努力把大湾区建设成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先行地,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全人类健康。

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查洪付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关注民本民生的伟大情怀。尼泊尔公使喳宾德拉等嘉宾也围绕主题发表了观点看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陈榕虎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标准已经成为经济和整个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都把标准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医药在标准化的过程当中也是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首先要把标准的战略布局做好,同时要把标准的质量提升加强,其次才能去做国际的认证。

本论坛开展了校长对话会,中医药教育领域的嘉宾围绕“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和交流”进行了交流研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胡镜清,河北中医学院院长高维娟,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灿东,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明江,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玉舒等嘉宾分享观点看法。嘉宾们认为,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许多国家开始借鉴中国经验,中医药代表“中国智慧”走出国门,为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机会。我们应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与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挖掘“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传播潜能,全面支持中医药走向国际,更好地服务全人类健康需求。

在论坛重要成果发布环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发布了“健康中国·云平台”,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健康中国·云平台”的发布,将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坚持“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认证体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保护全球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