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
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陈竺副委员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和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出席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要求,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大倡议。倡议提出近十年来,中国同合作伙伴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效显著,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暖意融融,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为各国恢复增长提供了动力,为国际合作开辟了空间,如今“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各国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开展合作的着力点,也是各国共同利益之所在。在此背景下,我们继续举办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探讨发挥“一带一路”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打造健康丝路,使中华传统医药造福各国人民,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希望参加本次论坛的中外知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言献策。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道法自然”“阴阳平衡”“顺应四时”“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和坚强保证。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文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广泛而深度地介入防治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未病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机制,形成了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的方案,为落实动态清零的准方针,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今年3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发布报告称,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同时鼓励成员国考虑中国形成并应用的中西医结合模式。这表明,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在当前新发传染性疾病防治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向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有效促进了传统医学领域互学互鉴,有力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走向世界,必将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交流,让不同的文明交流融合,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友谊与互信,促进“民相亲、心相通”。我们愿积极发挥民间外交优势和城市外交的优势,把中医药作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一道,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风险与挑战,为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