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政协副主席杨斌 致辞全文
发布日期:2022-09-06 10:54:57      浏览次数:
9月2日,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中国中医药报社、“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共同承办。中外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工程院院士、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现场出席会议。


北京市人民政府政协副主席杨斌
 

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陈竺副委员长,任鸿斌会长,于文明局长,李希奎副会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因此,本届论坛围绕“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这一主题开展广泛研讨和交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各界代表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加强交流、凝聚共识,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合作积极建言献策。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医药已成为我国与各国开展人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也为北京中医药开放式发展提供新路径。随着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用凸显,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管理等方面优势突出,也为北京中医药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通过“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等平台,推动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新成果和新发展。

一是深度参与新冠肺炎联防联控,社会贡献度显著增强。在新冠肺炎联防联控中,北京坚持中西医结合,健全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0.78%,总有效率达87.46%。全市派出百余名中医药专家赴武汉等疫情重灾区参加抗疫。为重点人群提供了236.07万人次中医药预防方服务。设置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应急科研专项,8种抗疫中药制剂获批。搭建“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覆盖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为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远程咨询、防疫公共课在线培训和中药服务开辟有效途径。

二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稳步推进,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北京积极探索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在北京地区建立了26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承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组织实施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356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医药类51项,资助经费总计超过3000万元。整合北京中医药优势资源,推进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联盟建设。创建中医药创新驱动示范园,建立中医药成果转化公共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孵化。

三是中医药传统文化弘扬发展,创造性转化力有效提升。北京积极打造以“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为代表,石景山西山中医药文化季、通州运河中医药文化节、延庆本草文化节、海淀区校园中医药文化节等新兴中医药文化活动为区域特色的中医药科普文化大型主题活动集群。开展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系统整理了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内容和传承发展状况。开展北京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建设等试点活动,拓展了全方位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形式。

四是中医药贸易加速发展,国际化体系日趋完善。北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助力中医药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入选全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出40个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包。每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贸易服务交易会(中医药服务板块)和海外华人华侨中医药大会,接待近110个国家和地区逾30万人次,签约额近30亿元。建立了与OECD、WHO和ADB等国际组织、多国沟通合作机制。实施西班牙“欧洲中医药发展和促进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与俄罗斯在传统医学科研创新、文化旅游中的合作。支持北京中医医院开展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建设等。朝阳区举办六届驻华使节中医药健康日,组建双语中医家医服务团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决策部署,实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北京将继续以中医药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构建形成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目标,以全国首善为标准,以转变服务模式、转换发展动能、转化五种资源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实现中西医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中实现首都中医药全方位、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