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继业 演讲全文
发布日期:2022-09-06 10:57:46      浏览次数:
9月2日,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中国中医药报社、“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共同承办。中外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工程院院士、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现场出席会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继业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驻华使节、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出席本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借此机会我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山东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是东部沿海大省。所谓大省一是指人口大省,是全国唯一无论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二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文圣孔子、亚圣孟子、兵圣孙子等八大圣贤都诞生于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美誉。三是资源大省,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150余种,其中将近一半74种居全国前10位,黄金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的三大黄金产地之一。四是经济大省,农业产值居全国第一,工业产值全国第二,经济总量全国第三。同时山东也是中医药大省,是“扁鹊故里、针灸、汤药发源地”。历代名医辈出,扁鹊、淳于意、王叔和、钱乙、黄元御等名医大师都诞生与此,书籍中共收录了两位名医列传,扁鹊和仓公都是山东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山东的中药材资源也非常丰富,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其中金银花、丹参、西洋参、银杏、山楂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1915年驰名中外的阿胶曾与茅台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率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中医药管理体制,强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一是中医药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在国家中医药局的关心指导下,我省获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省,这是对山东中医药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山东中医药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我们将“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五年“走在前、开新局”的重要内容,聚焦聚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全力加快推进,部分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首创了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

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中医院规范化建设,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036个,床位78755张,数量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7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10个地级市、110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不断优化。聚力打造“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起源地”三张齐鲁中医名片,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收集整理藏在古籍、散在民间、融入生活的中医药技术,加强保护利用,系统总结整理,构建齐鲁中医药传承体系。创新实施“三经传承”战略,持续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发挥好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人才高地聚集效应加速凸显,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中医药产业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加快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出台了《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等融合发展,聚力打造金银花、阿胶、丹参、西洋参、北沙参、全蝎、蟾酥、黄芩、山楂等 “鲁十味”中药材品牌,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中医药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有力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也为山东加快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引领,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改革攻坚,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当前山东正处在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切实抓住用好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好时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更好统筹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是加快推动中医药改革创新。作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示范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加快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创新性强的改革措施,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积极开展“自选动作”,大力推进“国家项目”,在构建中医药治理体系、考核指标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在探索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方面努力提供“山东方案”,力争尽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可复制的改革创新成果。

三是加快建成高水平中医药服务体系。按照“建高地、强基层”的总体思路,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质增效,逐步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中医服务体系。在建高地上,着力建设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和国家疫病防治基地,争创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区域能辐射的中医药医疗高地。

四是加快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山东中医药文化历史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工程,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齐鲁中医药故事,塑造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让国内外更多人了解鲁医鲁药、认可鲁医鲁药,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带动更多优秀中医药企业和产品加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同志们,朋友们,去年我们在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了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欢迎大家莅临指导。同时,山东也是旅游大省,现有A级以上景区1184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莅临指导,好客山东欢迎您!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