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兰青山 发言全文
发布日期:2022-09-08 15:34:00      浏览次数:
9月2日,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中国中医药报社、“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共同承办。中外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工程院院士、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现场出席会议。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兰青山
 
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周司、徐局长,各位领导、各位同道,大家下午好!

科技引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因为大家对中国中医药公司在“一带一路”上不了解我们,所以我还是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有关情况,第一个是我们的背景,我们公司隶属于国药集团,国药集团2021年特别风光,有几个数字跟大家说一下,国药集团总销售收入超过了7000亿元,虽然在世界财富排名榜上是第80位,但是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在全球世界500强医药企业榜单当中排名第一位,第一次有中国企业超越了辉瑞、米莱,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整个国药集团有8家上市公司,我们是其中一家,三个制药板块,我们承担的是现在中药板块。

我们公司在全国看起来有四个第一,中药配方颗粒科研技术、生产能力、市场规模全国第一,中药材基地布局和产地初加工能力全国第一,中成药品种数量和生产能力全国第一,中药饮片“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模式” 全国第一。旗下有101家企业,到现在为止也是中国国内产业链最齐全的企业,从国药种业有限公司到国医堂,所有的环节都有,这是旗下的品牌,有众多的非物质遗产和老字号的基础上,现在我们把它统一为龙印中国药材品牌是我们的要素品牌。

第二部分向各位汇报一下科技引领中药控股高质量发展,中药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讲是依靠科研和营销两大动能来驱动,但是你要仔细的分析发现,在配方颗粒里面,你只要有了各种标准,才能让配方颗粒单一产品成为一个可销售的产品,如果你有省标就能在那个省范围内销售,如果有国标就能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我们有970个中成药的批文,真正卖的好的就10个,而这10个恰恰都是拥有独家发明专利的,所以你要做回顾性分析就会发现中药行业里边科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我们的社会和行业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未来科技又如何引领中药控股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双核驱动,就是我们坚定不移围绕两大类别双核驱动的科研战略部署,简单说就是我们把标准当产品来研究,因为中药系列产品当中标准缺乏、规范欠缺这是个软肋,所以我们在图的右边从种质种苗标准、种植规范标准、采收加工标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饮片等级标准中成药质量标准、包装仓储标准以及追溯标准都是由我们公司主要来创建和发布的。

产品研发方面我们有中药创新药的研究,有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有中药品种的二次或者多次开发,有种质种苗新品种的培育和繁育,有中药饮品特殊品种的研发,还有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我们目前公司主要聚焦在六大核心领域,一是骨科,二是呼吸,三是精神心理,四是皮肤,五是肿瘤,六是心脑血管,这六大方向。目前在研的产品主要有三条,中药创新药,现在在做的是1.1类精神心理药,郁枢达片是治疗焦虑症的,第二个是化湿败毒颗粒,去年拿了1.1类的创新药以后,今年在做增加适应症的研究,第三是中药材新品种,我们现在平均每年要拿到2到3个中药材的新品种,经典名方在做35个,中成药二次开发有6个都是做循证医学研究,进行改进或者增加适应症的工作。

标准研发,目前从药材到配方颗粒我们都在进行,这里我列一下配方颗粒,配方颗粒通过做国家和地方标准,从标准制定到标准实施的转变,形成了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追溯体系,在全国配方颗粒标准当中已经发布了200个,由中国中药控股的天江和一方做发布的就是102个。

第二围绕中药全产业链建设进行科研资源真核,这个图就是我们公司画的中药全产业链的图,一般把它画成上中下游,我们从种质种苗开始,到消费者服务,这里全都有,是中药大健康产业的一张全产业链资源图,在中药材方面,中药材良种繁育、濒危药材繁育等关键技术研发,道地和高品质中药材定向栽培技术研发、中药材种子加工技术研发,中药材及种子种苗标准研制等工作。中药材、种质种苗的标准目前主要是以我们公司为主在进行。第二是中药炮制方面,饮片炮制工艺技术传承创新研究,完善中药炮制生产技术规范;常用中药饮片、毒性中药饮片、发酵中药饮片以及经典名方特有的饮片炮制技术传承和创新、中药炮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辅料标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等研究。三溯源方面,我们公司有两套系统,启用中药全过程追溯系统。在基原确定、制定GAP规范、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传递方面融入科技力量,科技力量主要是两种,第一种叫区块链技术,第二个叫物物互联,区块链技术就让数据不能够再篡改了。四发挥引领作用,在配方颗粒方面,我们将继续引领国家技术的标准。五打破僵局,中药经典名方研发,院内制剂中药新药转化,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升级、质量标准提升等研究,重新启动中药1.1类新药郁枢达片III期临床研究,开展中药大品种循征临床研究和休眠产品中的独家产品和独家剂型的二次开发等中药新药研发工作。我们在积极探索这六个中药研发,在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方面我们开发了体质调节、 美容养颜、肠胃道调节、妇女保健等方面药食同源的产品和时尚产品。

第三围绕中药大健康重点领域进行开发。我们的研发力量将集中在某一个领域里头,对现在排名前6位的领域将进行逐一筛选的选出,研发力量将专注于一个或某些领域;对标排名第一的专业公司;专注于走出去,在巴黎设化妆品研发中心,和请进来(请世界领先公司的技术骨干到我们公司进行3D骨产品打印的研发工作。人才保障、科技投入保障以及科研机制保障,这是眼下我们实实在在在推行的事情。特别重视科研机制保障,改革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大家所能看到的揭榜挂帅、赛马、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在中国中药控股的2021年都开始了。我们的投入实际情况在2021年的时候只占收入比的3.81%,我们在“十四五”末将达到5.60%,这个是世界先进国家还是有差距。

未来展望两条,第一个是如何使我们与临床结合的更紧密,也就是说以前的中药厂是前店后厂,是医生开的药厂,这几十年以来医和药有些脱节了,所以我们要回头去,和国家医疗中心进行6个方面的合作。第二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占领中医药高地,第一个以澳门为中医药标准化实验基地,在横琴建设示范型企业,开拓葡语系市场,第二个发挥我们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的合作研发优势,通过交叉学科的联合研究,在探明中药作用机理、真实世界研究方面力争处于第一赛道。第三是以院内制剂为抓手,联合开发院内制剂,发挥自身原有在工艺确认、质量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开拓大湾区的市场。四是发挥在中药材种植加工等领域的优势,要落实中药材国际种植加工及贸易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期间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服务,作物和初加工,中医院、中医药科技研发基地的建设运营工作等。

总之我们要深入大湾区伏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作为国药集团的中药专业平台,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科技发展目标是以促进集团中药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中药全产业链,以大宗中药材、毒性和濒危药材的培育和基地建设,打造“中国药材”要素品牌,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和健康产品为重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中药”企业品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