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丁永玲 演讲全文
发布日期:2022-09-08 15:35:07      浏览次数:
9月2日,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中国中医药报社、“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共同承办。中外有关政府部门官员、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工程院院士、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现场出席会议。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丁永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参加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同在座各位一同交流分享同仁堂中医药在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

一、疫情之下,中西医并重是人类健康事业的前进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至今,经过无数人的奋战,疫情在中国的高峰期已经基本过去。在此过程中,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面、深入地参与了预防和治疗,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有效经验之一。不仅如此,在这场波及全人类的健康危机中,中医药治疗方案被国际合作平台及时发布后,它以独特的辨证论治,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获得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此前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积极贡献,这也说明,世界医学范围内,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价值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说,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医药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属于传统医学的新健康时代正在到来。

二、打破藩篱,中西医并重是人类保障健康的必然选择

新冠疫情的反复,是当前笼罩在世界上空的阴霾,更是人类与疾病不断作斗争的历史的一个缩影。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东西方对于较大规模的疾病都有记载。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瘟疫,也诞生了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吴鞠通《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西方史册中,黑死病、流感等也都记录了人类对于瘟疫的抗争与健康技术的探索、升级和迭代。今昔不同往昔,世界全球化已经到了新的历史方位,以往孤立解决问题的时代早已经尘封。

在人类健康需求面前,只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才能为守护人类健康筑起更加牢固的城池。为此,同仁堂这一百年老字号——作为全球中式健康解决方案的贡献者,也高举义旗,建造着一座用中医药对接健康需求的坚实桥梁。今年,我们成立了同仁堂生命科学创新研究中心,聚焦研究中医药与生命科学的结合,用中医视角审视研究现代科技成分,为我所用。加快实现同仁堂在生命健康抗衰老领域的科研创新及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满足人民对健康、美丽、长寿等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三、美美与共,中西医并重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健康范本

2020年疫情爆发后,同仁堂迅速投身全球防疫抗疫,深入研究如何发挥中医药在“上工治未病”中的独特作用,譬如汤药漫灌、口服药茶、服用中成药、佩戴香囊等。我们迅速在上千个品种中快速筛选出80余个防疫抗疫品种,在境外门店设立专人、专台、专柜推广疫情“防、抗、控、养”系列产品,并开展远程医疗和邮寄业务。我们携手国医大师、境外中医专家组成立了“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通过使用神经建模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绘制疫情肖像,向全球云发布“一国一策”的“扶正避瘟饮”靶向治疗方案共计100个处方;同仁堂瑞典公司医师王泽丰通过辨证施治展示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确切作用,治愈了多名疑似及确诊新冠患者,手书抗疫心得百余篇;我们在总结抗疫经验的基础上,联合专家组编写了抗疫专著《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研究与防治》,形成同仁堂特色抗疫模式;向境外门店发放了《北京同仁堂疫情防控指南(海外版)》,指导境外民众防疫;在同仁堂境外疫情防治专家组的帮助下,马来西亚发布了《国家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方案试行第一版》。

作为首批“出海”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立足香港辐射全球,已经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50家各类终端。我们沿着“一带一路”,结合当地实际推出了不同形式的中医药诊疗服务,让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群,在辩证施治中体验到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受众群体不仅包括普通民众,还有国家首脑、政要及外交使节。我们采用文化先行,以医带药的传播方式,将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医针灸、把脉、推拿等疗法推广到世界各地,服务了五大洲5000多万世界民众,也实现了中医药文化在上亿人次中的广泛传播。既为世界民众追求健康的美好需求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发展  共赢  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医药产业不仅是中国具有原创性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也是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深化全球卫生治理合作,离不开中国,也离不开中医药。“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既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课题,如何让中医药“走出去”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助力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惠民生目标的实现,都是我们中医药人必须继续思考的问题。因此,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同仁堂坚信,只要我们继续深入挖掘中医药这一中国古代民族瑰宝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作用,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新的表达方式与传播路径,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产业布局和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在构建世界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世界人民健康需求提供新期盼、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