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
大家下午好!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我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论坛,福建省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我们先后涌现了杏林始祖董奉、法医大家宋慈、“宝生大帝”吴夲、本草学者苏颂、大师杨士瀛以及著名的医学家陈修园等历代名医,他们身怀悬壶之心,济世疗伤,为后世留了一段段杏林春暖的千古佳话。福建省高度重视深入挖掘祖国医药的宝藏,持续地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摆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统筹推进。
我们陆续出台了《福建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特色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我们与国家局签订实施了共同推进福建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福建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工作。近期,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支持福建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15条卫生健康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新阶段福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下面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向各位领导嘉宾汇报一下福建省在加强中西医协同,推进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方面的一些举措。
一是以综合医院为重点,提升非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我们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全省制定实施了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从组织领导、管理制度、中药房的建设、人才培养、中西医临床协作和科研攻关等8个方面制定了27条具体措施,明确了5个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主要指标,推动全省综合医院加强中医药相关科室建设,建设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并推广应用了52个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的诊疗方案,支持20所公立并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科室建设和17家妇幼保健院中医馆建设。
二是以西学中为抓手,培育一批中西医结合的人才。规范开展西学中的培训考核,以推动实施中医医师中药处方权限和应用中医药医疗技术有关管理制度为抓手。一是我们先后制定了西医医师学习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管理规范和西医医师系统学习中药知识技能的考核方案等相关措施,引导西医系统的医师们规范学习中医。据统计,全省已有2.4万余名西医医师通过系统学习获得了中医药处方授权,4500余名的西医医师获得了中医医疗技术的应用授权。二是我们积极培养西学中高层次人才,我们组织实施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遴选30名高素质西医医师通过集中脱产学习一年,跟师学习两年的学习模式,与中医药的专家合作开展科研等方式,培育一批中西医贯通、医研兼通能引领相关学科发展西学中高级人才。目前我们已经首批培养9名专家进入理论培训阶段,同时我们也积极组织遴选西医人才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西学中骨干人才、优秀人才的培训。三是强化中西医结合的院校教育,福建中医药大学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学科产教融合、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复合型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福建医科大学等西医类的本科院校将中医课程列入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提高了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是以慢病为切入点,创新基层中医药协同诊疗模式。福建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示范省,我们聚焦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以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管为切入点,深化慢病先行,急慢分治、上下一体的分级诊疗模式,探索总结出糖尿病三师共管下协同诊疗方式及医疗机构,组建以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为核心的中西医协同团队。依托智能化、信息化的平台为辖区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预防、诊疗和管理服务。该模式做法被列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药防治管理指南这两个国家级指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省内外80家医疗机构拓展试点模式,相关试点模式中药饮片由试点前44.8%,提高到65.7%,糖尿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率从试点前的不到30%提升到了52.1%。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