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上,与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共襄盛举,共同探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今天我就围绕“加强中西医协同,推动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就有36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就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附属医院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着力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一、中西医融合,完善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形成以中医、中药类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目前设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1个,入选总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并列第二。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和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二是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未来中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学校以“开放多元、创新机制、拔尖创新、培养一流”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中医学(“5+3”一体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等专业先后开设国医丹溪传承创新班、何任传承创新班、继洲传承创新班、锡纯传承创新班、时珍传承创新班等一批本硕(博)贯通特色实验班。2022年,成立中医药未来学院,以深化基础与临床、中医和西医、医学与药学等学科交叉为特色,培养具备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能力的中医药未来领军人才。2024年8月,学校全面整合长学制班,成立岐黄学院,作为统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誉学院,集中办学优势资源一体化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学生近七年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有六年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1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
二、中西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助力中医药传承发展。一是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建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和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平台54个。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5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药理学和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前3‰,ESI学科影响力位列全国中医药大学第5。在最新发布的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列665位,位居中医药院校第二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14项。二是注重国际合作,助力解答中医药跨学科关键问题。学校已与全球50余个国家的16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为进一步共享资源、激发科技创新,与国外著名院校、研究院共建国际合作科研平台12个,包括与北马其顿自然、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共建中北马计算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共建胶质细胞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共建中医大数据智慧健康联合实验室、联合波兰、美国、韩国三所高校共建药食植物活性成分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022年以来,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14场,吸引国内外代表6000余人。学校还建有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在新西兰、白俄罗斯、以色列、罗马尼亚建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在全球10个国家设有11个海外教育服务中心等,这些中医药海外发展平台在助力中医药“走出去”的同时也成为科技创新动力“引进来”的重要依托。
三、中西医协同,全面提升附属医院综合实力。坚持“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中西医协同筑高峰”发展道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校有三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2023年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我们直属及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共计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学科上榜总数列中医药大学第5位。2023年,附属同德医院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此外,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同德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脾胃病科、脑病科等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加强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的中西医联合攻关。2023年,附属第一医院进入《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百强,获“进步最快TOP20”。
学校始终坚持附属医院融入学校发展大局,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契机带动医院转型发展,持续加大对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支持力度,在全面推进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附属医院成为学校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最主要增长点。
老子有云:“天地之间,万物一体。”我们在追求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应强调协同与共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我们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